吊民伐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详细解释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百科解释吊:慰问;伐:讨伐。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
出处《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例子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弔民伐辠
感情吊民伐罪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锄强扶弱
英语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进退无路(意思解释)
- 嫉恶好善(意思解释)
- 鸡烂嘴巴硬(意思解释)
- 好声好气(意思解释)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意思解释)
- 五藏六府(意思解释)
-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苛政猛于虎(意思解释)
- 五羖大夫(意思解释)
- 鼎新革故(意思解释)
- 深切着明(意思解释)
- 言扬行举(意思解释)
- 坠欢可拾(意思解释)
- 绘声写影(意思解释)
- 骇目惊心(意思解释)
- 龙拏虎掷(意思解释)
- 文东武西(意思解释)
- 以耳为目(意思解释)
- 落纸云烟(意思解释)
- 口没遮拦(意思解释)
- 目不给赏(意思解释)
- 庚癸频呼(意思解释)
- 厝薪于火(意思解释)
- 恢弘气势(意思解释)
- 梅花处士(意思解释)
- 金装玉裹(意思解释)
※ 吊民伐罪的意思解释、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坐山观虎斗 |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
好谋善断 |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覆车之辙 | 覆车:翻车;辙: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
肥水不落外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逢凶化吉 | 逢:遇到;遭遇。凶:凶险;不幸。化:转化。吉:吉祥;顺利。有迷信的人认为祈求神灵;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灾难转化为吉祥;顺利。 |
硁硁之愚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蟹匡蝉緌 |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
羚羊挂角 |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
相濡以沫 |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刀笔吏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叶散冰离 | 离:离散。树叶飘散,冰雪消融。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 |
青黄未接 | 见“青黄不接”。 |
民康物阜 |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
相敬如宾 |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
燕侣莺俦 | 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
火海刀山 |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
骇人闻听 | 见“骇人听闻”。 |
一世龙门 |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
只轮莫返 | 只:一个。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 |
鼠肚鸡肠 | 犹言鼠腹鸡肠。 |
斠然一概 | 持平一致。 |
语近词冗 | 谓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
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修齐治平 |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乐事劝功 |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
海天云蒸 | 形容天气炎热。 |
剧秦美新 | 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 |
陵土未干 | 意思是指皇帝刚死不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