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兼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食不二味”。
详细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韩诗外传˙卷八: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百官补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祠,此大侵之礼也。梁书˙卷三十六˙江革传: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亦作食不二味。
百科解释食不兼味成语泛指饮食节俭,《韩诗外传》卷八记载:“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同“食不二味”
出处《韩诗外传》第八卷:“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
例子《梁书·江革传》:“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bù jiān wèi
注音ㄕˊ ㄅㄨˋ ㄐ一ㄢ ㄨㄟˋ
感情食不兼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近义词食不二味、食不累味
反义词大吃大喝、食案方丈、食必方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树德务滋(意思解释)
- 耳顺之年(意思解释)
- 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解释)
- 寻瑕伺隙(意思解释)
- 割股疗亲(意思解释)
- 柔情绰态(意思解释)
- 头痒搔跟(意思解释)
- 胸中无数(意思解释)
- 斧钺汤镬(意思解释)
- 鹄形菜色(意思解释)
- 日中则移(意思解释)
- 礼顺人情(意思解释)
- 虎虎有生气(意思解释)
- 顶针续麻(意思解释)
- 窥豹一斑(意思解释)
- 铭心镂骨(意思解释)
- 雕栏玉砌(意思解释)
- 惘若有失(意思解释)
- 威福由己(意思解释)
- 笼中穷鸟(意思解释)
- 修文地下(意思解释)
- 万古不磨(意思解释)
- 梭天摸地(意思解释)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意思解释)
- 一笔勾绝(意思解释)
- 一发不可收拾(意思解释)
- 万折必东(意思解释)
- 难遇难逢(意思解释)
※ 食不兼味的意思解释、食不兼味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剑胆琴心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出圣入神 | 谓神奇高妙。 |
言行相诡 |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大璞不完 |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
射像止啼 | 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 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
含毫命简 | 毫:毛笔;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嘴里叼着笔,桌上摆好纸。指准备动手写作。 |
青肝碧血 | 喻以身殉国的精神。 |
循名责实 |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循:依着;责:求。 |
亘古未有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
日丽风清 |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
止渴饮鸩 | 鸩:毒酒。比喻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
一夫之勇 | 犹言匹夫之勇。 |
二五耦 | 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
匡鼎解颐 |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吹毛索垢 | 同“吹毛求疵”。 |
相仿相效 | 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
不问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眉目分明 |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 |
招门纳婿 | 招门:招进门。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
疾足先得 |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
怵心刿目 | 怵:恐惧;刿:刺伤。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 |
病入骨随 |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勒铭燕然 | 谓建立武功。语本《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 |
守约居穷 | 指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 |
临事屡断 | 见'临机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