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中途而废中途而废的意思
zhōngérfèi

中途而废



中途而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详细解释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魏书·景穆十二王传》:“实愿朝廷特开远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示例:鹿子霖对两个儿子兆鹏兆海十分看重,瞅定有实现祖宗遗愿的寄托了了,不料~。(陈忠实《白鹿原》第三十三章)

出处《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例子曹禺《悲剧的精神》:“信得准确,宁可以死赴之,决不中途而废。”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tú ér fèi

注音ㄓㄨㄥ ㄊㄨˊ ㄦˊ ㄈㄟˋ

感情中途而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中道而废、中道而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中途而废的意思解释、中途而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物归原主 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一个巴掌拍不响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休戚相关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拔赵帜立赤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面折廷争 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啮臂为盟 啮:咬。咬臂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渴骥怒猊 骥:骏马;猊:狻猊,即狮子。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蠡酌管窥 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沁人心肺 同“沁人心脾”。
逸兴云飞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禁暴正乱 禁:制止。正:纠正。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暴行,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禁非”、“禁暴静乱”。
彰往考来 谓彰明往事,考察未来。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附肤落毛 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在家出家 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弘毅宽厚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魂飞魄丧 同“魂飞魄散”。
言多失实 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
枕干之雠 谓不共戴天的仇恨。
蠹政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感德天泉 为其德行所感动。感激恩德。
黜周王鲁 汉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鲁记年,认为这是贬降周而以鲁为王。
谢家咏雪 意思是作为咏雪的典故。
脱腔落板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对小事情不加计较,而对大事情则非常认真,坚持原则。
具一只眼 独具一格dújù-yīgé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