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诵心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详细解释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侪辈往往~,吟哦上下,记忆不少休。◎宋·陈亮《送吴恭你知县序》
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例子读书时要做到口诵心惟才会有收获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sòng xīn wéi
注音ㄎㄡˇ ㄙㄨㄥˋ ㄒ一ㄣ ㄨㄟˊ
繁体口誦心惟
感情口诵心惟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
近义词口诵心维
英语read alou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孤豚腐鼠(意思解释)
- 你夺我争(意思解释)
- 愚公移山(意思解释)
- 社威擅势(意思解释)
- 奉公不阿(意思解释)
- 严霜烈日(意思解释)
- 言行相悖(意思解释)
- 多嘴多舌(意思解释)
- 礼崩乐坏(意思解释)
- 争长黄池(意思解释)
- 雕虫末伎(意思解释)
- 以词害意(意思解释)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意思解释)
- 衣冠扫地(意思解释)
- 狐埋狐扬(意思解释)
- 驴唇不对马口(意思解释)
- 出水芙蓉(意思解释)
- 虫沙猿鹤(意思解释)
- 好汉英雄(意思解释)
- 穷日之力(意思解释)
- 独根孤种(意思解释)
- 敦默寡言(意思解释)
- 饥附饱扬(意思解释)
- 自受自作(意思解释)
- 负薪之疾(意思解释)
※ 口诵心惟的意思解释、口诵心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威武不能屈 | 威武:武力。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
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
沧海横流 | 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
归之如市 | 归:归附;市:市集。归附的人很多,像赶闹市一样。 |
意在笔先 | 指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
倚官挟势 | 倚仗官府的权势。 |
鹦鹉能言 | 鹦鹉能学人说话。比喻要小心学舌的人,谨防走漏消息。 |
假戏真做 | 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
满袖春风 |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
众流归海 |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
未可厚非 | 不可过分指责。指虽有缺点但仍可原谅。 |
深山老林 | 见“深山穷林”。 |
静极思动 |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
眩视惑听 | 迷惑人的视听。 |
小姑独处 | 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
高而不危 |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
填海移山 |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
蹙国百里 | 蹙:缩;国:国土。指丧失国土或边疆。 |
千载奇遇 |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
没世无闻 | 谓终身不为人知。 |
夹袋人物 | 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 |
誓书铁券 | 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挟冤记仇 | 把冤仇记在心上。 |
熟读玩味 | 反复仔细地阅读。出自晋·郭璞《葬经·杂篇》。 |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 十围:形容极其粗大;蘖:树木的嫩芽。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
独善自养 | 善于为自己谋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