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详细解释
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nán zhī bǎo
注音ㄉㄨㄥ ㄋㄢˊ ㄓ ㄅㄠˇ
繁体東南之寳
感情东南之宝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东南之美、东南之秀、东南竹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熬更守夜(意思解释)
- 不拔之志(意思解释)
- 饮冰吞檗(意思解释)
- 歪嘴和尚瞎念经(意思解释)
- 诱敌深入(意思解释)
- 凿饮耕食(意思解释)
-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意思解释)
- 秀出班行(意思解释)
- 俛首系颈(意思解释)
- 势如劈竹(意思解释)
- 泛泛之交(意思解释)
- 坚苦卓绝(意思解释)
- 十载寒窗(意思解释)
- 敲冰戛玉(意思解释)
- 铢积丝累(意思解释)
- 亲临其境(意思解释)
- 杜渐防微(意思解释)
- 半身不摄(意思解释)
- 视民如伤(意思解释)
- 死轻鸿毛(意思解释)
- 泼水难收(意思解释)
- 喷珠吐玉(意思解释)
- 推门入桕(意思解释)
- 高识远度(意思解释)
- 陌上桑间(意思解释)
- 攘攘营营(意思解释)
- 跋烛之咨(意思解释)
- 不祥之木(意思解释)
※ 东南之宝的意思解释、东南之宝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柔制刚 |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
猛志常在 |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
反面教员 |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指能从反面教育人民的人或事。 |
云兴霞蔚 |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
明月入抱 | 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
男女老幼 | 泛指所有的人。 |
鹊反鸾惊 | 同“鹊返鸾回”。 |
箭穿雁嘴 | 比喻不开口说话。 |
喃喃细语 | 形容小声说话。 |
泥名失实 |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
翻肠倒肚 | 苦思苦想,搜索枯肠。 |
惨无天日 | 犹言暗无天日。 |
敝衣枵腹 | 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
桑榆暮影 | 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独行踽踽 | 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
功行圆满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鸿渐于干 |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
磨穿铁砚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
正谏不讳 | 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
政清人和 |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
众口交荐 | 交:俱,共。许多人一致推荐。 |
青蝇点玉 | 喻白璧有微瑕。 |
富于春秋 | 谓年少,年轻。 |
执柯作伐 | 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
托物陈喻 | 借事物设喻。 |
虹销雨霁 | 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
造天立极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
撮角亭子 | 四檐有尖角而上翘的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