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德休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遗德馀烈”。
详细解释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同“遗德余烈”。
出处宋·王珪《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遗德休烈,既已布泽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赋爵,庸敢后乎!”
基础信息
拼音yí dé xiū liè
注音一ˊ ㄉㄜˊ ㄒ一ㄡ ㄌ一ㄝˋ
繁体遺惪休烈
感情遗德休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遗德余烈、遗恩余烈、遗休余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薪桂米金(意思解释)
- 如胶似漆(意思解释)
- 逸群绝伦(意思解释)
- 心仪已久(意思解释)
- 百川赴海(意思解释)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意思解释)
- 桃李门墙(意思解释)
- 望风瓦解(意思解释)
- 存亡继绝(意思解释)
- 桀骜不恭(意思解释)
- 渊渟岳立(意思解释)
- 擘两分星(意思解释)
- 耸肩曲背(意思解释)
- 淘沙取金(意思解释)
- 握雨携云(意思解释)
- 剩水残山(意思解释)
- 叩阍无计(意思解释)
- 掴打挝揉(意思解释)
- 神怒天诛(意思解释)
- 椎埋穿掘(意思解释)
- 滴脩都速(意思解释)
- 十二经脉(意思解释)
- 愚迷不悟(意思解释)
- 玉人吹箫(意思解释)
- 一瓜共食(意思解释)
- 循故袭常(意思解释)
- 大度兼容(意思解释)
※ 遗德休烈的意思解释、遗德休烈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粉身碎骨 |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
道德文章 |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温故知新 |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
绝长补短 |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事物长短相济。 |
傍花随柳 | 形容春游的快乐。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
鹘仑吞枣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
叩阍无路 | 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
疏食饮水 | 疏:粗疏。粗茶淡饭。形容生活俭朴。 |
骇人闻见 | 见“骇人视听”。 |
无庸置辩 |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
有一利即有一弊 | 弊:弊病,害处。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
竭诚尽节 | 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
比肩继踵 |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
木坏山颓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
未知所措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舛错不齐 | 参差错杂 |
狂风巨浪 | 猛烈的风,巨大的浪。指来势迅猛或同时有强劲冲击力的变化。 |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聪明出众 | 聪明:聪敏有智慧。智慧超出一般人。 |
黏恡缴绕 | 谓胶着在一起,纠缠不休。 |
滴里搭拉 | 纷杂﹑众多貌。形容断断续续,零零落落。 |
意气激昂 | 奋发意气于青云之上,指痛痛快快地做一番事业。 |
升高能赋 | 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所见。 |
三瓜两枣 | 方言。比喻数量很少的钱或物。 |
接木移花 | 暗中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