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下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详细解释
招求、礼遇贤能的人。
明˙张凤翼˙红拂记˙第十二出:年方少,气正豪,心犹小,招贤下士人争道,芳名那更流传早。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
百科解释招贤下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zhāoxiánxiàshì,意思是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齐国大治。”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xián xià shì
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ㄒ一ㄚˋ ㄕˋ
感情招贤下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近义词礼贤下士、招贤纳士、招贤礼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杀一儆百(意思解释)
- 引吭高歌(意思解释)
- 对簿公堂(意思解释)
- 时移世变(意思解释)
- 背道而驰(意思解释)
- 人满为患(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思解释)
- 朗目疏眉(意思解释)
- 巫云楚雨(意思解释)
- 寻章摘句(意思解释)
- 负驽前驱(意思解释)
- 外柔中刚(意思解释)
- 一年到头(意思解释)
- 以火止沸(意思解释)
- 东闪西躲(意思解释)
- 东躲西藏(意思解释)
- 正义凛然(意思解释)
- 狼狈万状(意思解释)
- 数黑论白(意思解释)
- 坚持不渝(意思解释)
- 畜我不卒(意思解释)
- 瓦釜之鸣(意思解释)
- 委过于人(意思解释)
- 捉风捕月(意思解释)
- 万里同风(意思解释)
- 桃伤李仆(意思解释)
- 就职视事(意思解释)
- 不遗葑菲(意思解释)
※ 招贤下士的意思解释、招贤下士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露红烟紫 |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
谢天谢地 |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
随物应机 | 顺应事物而机变。 |
按步就班 | 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
直来直去 | 指来去途中不绕道、不停留,或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
迅雷风烈 | 犹言迅雷烈风。 |
砌词捏控 | 捏造事实来控告。 |
拜把兄弟 |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
宗庙社稷 |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
不可须臾离 | 须臾:片刻。一会都不能离开。形容至关重要 |
颠干倒坤 |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
进退中绳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
买菜求益 | 比喻争多嫌少。 |
韩海苏潮 |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 负:辜负;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 |
花马吊嘴 | 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
英雄气短 |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
锻炼周内 | 锻炼:形容对判罪的文辞很有研究;周:周密;内:通“纳”,使陷入。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 |
凤仪兽舞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四时气备 |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
才艺卓绝 | 才:才能;艺:技艺;卓绝:无可比拟。才能技艺高超无比。 |
侍执巾节 |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买静求安 |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芸芸学子 | 指非常多的从学的人。 |
逼手逼脚 | 犹言缩手缩脚﹑局促不安的样子。 |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 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