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书明理知书明理的意思
zhīshūmíng

知书明理



知书明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才学,懂礼仪。

详细解释

同“知情達理”。老舍《骆驼祥子》二十:“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百科解释知书明理,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

出处老舍《骆驼样子》:“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例子萧克《浴血罗霄》第33章:“你从小就读孔夫子、孟夫子,知书明理,也该体谅爹爹。”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míng lǐ

注音ㄓ ㄕㄨ ㄇ一ㄥˊ ㄌ一ˇ

繁体知書明理

感情知书明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近义词知书知礼、知书通礼、知书识礼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书明理的意思解释、知书明理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老泪纵横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声气相通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传为笑谈 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当机贵断 当:面临;机:时机;断:决断。在紧要关头贵在立即作出决断。
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奔走如市 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酒色财气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纳履踵决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心问口,口问心 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心甜意洽 洽:和谐。心中舒适,意愿和洽。形容心情愉悦、舒畅。
运斤成风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砍下去就是一阵风。比喻技艺熟练高超。
雕虫末伎 见“雕虫末技”。
返本还原 本、原:根本,原来面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自作孽,不可活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牛眠龙绕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毛遂自荐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国人皆曰可杀 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化为异物 化:变化。变成另外的物体。指死亡。
惟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适材适所 谓办事能力与所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场所相当。
名公钜卿 见“名公巨卿”。
围追堵截 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抚孤恤寡 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行如禽兽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象禽兽一样。
潜遁幽抑 隐退。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