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阋墙御侮阋墙御侮的意思
qiáng

阋墙御侮



阋墙御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详细解释

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凡我国民,务念~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百科解释阋墙御侮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例子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xì qiáng yù wǔ

注音ㄒ一ˋ ㄑ一ㄤˊ ㄩˋ ㄨˇ

繁体鬩墙御侮

感情阋墙御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兄弟。

谜语兄弟

英语Brothers quarrelling at home join forces against attacks from withou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阋墙御侮的意思解释、阋墙御侮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革风易俗 改变风气和习俗。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五十步笑百步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弃恶从善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征名责实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行侠好义 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屈谷巨瓠 比喻无用者。
灵牙利齿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总总林林 形容众多。
跃马扬鞭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旁搜博采 广泛搜集采取。
志得意满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曲尽其妙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孤雁出群 出:超出。形容很特殊。
爱人好士 爱护、重视人才。
拈花摘草 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上智下愚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故作镇静 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
前跋后疐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同心毕力 齐心尽力。
风流冤孽 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
震天铄地 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料料峭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劈里叭拉 象声词。
无所施其术 没有办法施展他的手腕。
狗头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