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详细解释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百科解释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汉族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牛头马面之说在汉族民间流传,后被道教吸收,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下属。在佛寺很少见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属于道教的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
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例子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基础信息
拼音niú tóu mǎ miàn
注音ㄋ一ㄡˊ ㄊㄡˊ ㄇㄚˇ ㄇ一ㄢˋ
繁体牛頭馬靣
感情牛头马面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妖魔鬼怪、牛鬼蛇神
英语devils in animal forms
日语牛頭(ごず)と馬頭(めず),〈喻〉いろいろな邪悪(じゃあく)な人間(にんげん)のたと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囊萤照书(意思解释)
- 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解释)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思解释)
- 治谱家传(意思解释)
- 惩羹吹齑(意思解释)
- 妆聋做哑(意思解释)
- 重门叠户(意思解释)
- 休牛放马(意思解释)
-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意思解释)
- 矜持不苟(意思解释)
- 相去天渊(意思解释)
- 东张西张(意思解释)
- 剥床以肤(意思解释)
- 河汉江淮(意思解释)
- 各打五十大板(意思解释)
-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意思解释)
- 一不作,二不休(意思解释)
- 轻怜痛惜(意思解释)
- 安生乐业(意思解释)
- 瓦棺篆鼎(意思解释)
- 焮天铄地(意思解释)
- 歪七竖八(意思解释)
- 放眼世界(意思解释)
- 同心一意(意思解释)
- 百计千方(意思解释)
- 气势非凡(意思解释)
- 逆指犯颜(意思解释)
※ 牛头马面的意思解释、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男扮女装 | 男人打扮成女人。 |
能近取譬 |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
孔思周情 | 见“孔情周思”。 |
百废待兴 |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
延颈企踵 |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
居心不净 |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
官不威,牙爪威 |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八索九丘 | 古书名。 |
负阻不宾 | 犹言负固不服。 |
有言在先 | 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打过招呼。 |
萎靡不振 |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
雕虫末技 | 亦作“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
触物伤情 | 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
逢山开道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
金童玉女 |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
疙疙瘩瘩 | 不平滑很粗糙。比喻办事遇到一些麻烦。 |
三角恋爱 | 指一个人和两个异性同时恋爱的不正常的关系。 |
缩头缩脑 |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
判然不同 |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
深情故剑 |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
老生常谭 | 谭:同“谈”。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 |
寻风捕影 | 寻:探求。探风势,捉影子。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
狗马声色 |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予取予夺 | 见“予取予携”。 |
卧床不起 |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
四方云扰 |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