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而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盟
百科解释歃血而盟,读音shàxuèérméng,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同“歃血为盟”。
出处《旧唐书·李道彦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
基础信息
拼音shà xuè ér méng
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ㄦˊ ㄇㄥˊ
感情歃血而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结盟。
近义词歃血为盟、歃血为誓
英语smear one's lips with its blood in token of one's oa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拉帮结伙(意思解释)
- 炮火连天(意思解释)
- 常来常往(意思解释)
- 眉来眼去(意思解释)
- 秋风落叶(意思解释)
- 识大体,顾大局(意思解释)
- 雁逝鱼沉(意思解释)
- 开诚相见(意思解释)
- 釜底游魂(意思解释)
- 雄才盖世(意思解释)
- 一概而论(意思解释)
- 凭空臆造(意思解释)
- 摸鸡偷狗(意思解释)
- 奋发蹈厉(意思解释)
- 闭门羹(意思解释)
- 龙威燕颔(意思解释)
- 龙章凤姿(意思解释)
- 不愧不怍(意思解释)
- 地广民稀(意思解释)
- 百万雄师(意思解释)
- 青春不再(意思解释)
- 雄材伟略(意思解释)
- 热闹非凡(意思解释)
- 三风太守(意思解释)
- 黄门北寺(意思解释)
- 清清冷冷(意思解释)
- 石心铁肠(意思解释)
- 明白晓畅(意思解释)
※ 歃血而盟的意思解释、歃血而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衣裳之会 | 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
寸阴是惜 |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
风趣横生 | 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
大衾长枕 | 衾:被子。共倚长枕,同拥大被。形容夫妻恩爱。后比喻兄弟友爱。 |
狡焉思肆 | 见“狡焉思启”。 |
秋后算帐 | 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
百年归寿 | 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
有志难酬 | 酬:实现。有抱负难以实现。 |
靴刀誓死 |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
出气筒 | 指没有恰当的由头而被人当作发泄怨恨的对象。 |
七捞八攘 |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
一浆十饼 | 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
波光鳞鳞 | 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
日省月课 | 见“日省月试”。 |
明人不说暗话 | 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不转弯抹角。 |
衡虑困心 | 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连三接五 | 同“连三接二”。 |
燃萁之敏 |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福不盈眦 | 谓福禄富贵渺小而短暂。 |
谨谢不敏 |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
束手无计 | 同“束手无策”。 |
冷心冷面 |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
饥饱劳役 | 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
摄丝盒子 | 用细竹丝编成,部分加漆的盒子。 |
拯焚救溺 | 救助落水的人。引申为救助危难中的人。 |
无善可述 | 没有什么好处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