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螟蛉之子螟蛉之子的意思
mínglíngzhī

螟蛉之子



螟蛉之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百科解释“螟蛉之子”就是指义子,即俗语所谓之干儿子、干女儿,与收养人无血亲的后嗣。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苑》一文中,文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法进行交配生产,没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来当作义子喂养。据此,后人将被人收养的义子称为螟蛉之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例子清·钱彩《说岳全传》:“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líng zhī zǐ

注音ㄇ一ㄥˊ ㄌ一ㄥˊ ㄓ ㄗˇ

感情螟蛉之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义子。

谜语义子

英语adoptive chil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螟蛉之子的意思解释、螟蛉之子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德薄能鲜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成群结党 见“成群集党”。
哀喜交并 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危急存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隐迹埋名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爱博而情不专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不易一字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有天没日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离世异俗 超脱世俗。
啮雪吞毡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双桂联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重若丘山 丘:通“巨”,大;丘山:大山。重得像大山。比喻极其严重。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画地为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桑梓之地 桑梓:种在宅院的桑树、梓树。指故乡。
壮志难酬 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
旱魃拜夜叉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玉碎花消 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楚梦云雨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潜窃阳剽 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
遮天迷地 同“遮天盖地”。
饮流怀源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裒多增寡 裒:减少;增:补充。削减有余以补不足。
一替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替换着讲。
锥行之陈 前尖如锥的阵形。
视如畏途 见“[[视如草芥]]”。
千头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汉末李衡为官清廉,晩年派人于武陵龙阳汜洲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千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