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振聋发聩振聋发聩的意思
zhènlóngkuì

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详细解释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百科解释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语本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例子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体振聾發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振聋发聩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震耳欲聋、醍醐灌顶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的意思解释、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甜言蜜语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怙才骄物 犹言恃才傲物。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不修小节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得失相半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一斑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凭几之诏 皇帝临终遗诏。
寸步不让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足食丰衣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麟趾呈祥 旧时用于贺人生子。
牵丝攀藤 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
毒药苦口 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山陬海筮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立扫千言 立:即时;扫:迅速掠过。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弃信忘义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抽祕骋妍 指抒发深意,施展美才。
坐靡廪饩 廪:米仓;饩: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驷之过蠙 见“驷之过隙”。
连城之珍 珍:珍贵的东西。价值很高的珍品
罪业深重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點金乏術 谓无点金成铁的法术。比喻没有办法筹措钱财。
碧海舍人 芙蓉鸥的封号。后遂以为别名。
适百里者宿舂粮 说明人“有所待”而举的事例。
神魂潦乱 形容精神飘忽。
飞将难封 飞将:飞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难:困难;封:赐封。飞将军难以封侯。泛指人不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