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详细解释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其生平无不~,事事得其所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百科解释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子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基础信息
拼音jǐn xiǎo shèn wēi
注音ㄐ一ㄣˇ ㄒ一ㄠˇ ㄕㄣˋ ㄨㄟ
繁体謹小慎微
正音“慎”,不能读作“zhēn”。
感情谨小慎微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辨形“微”,不能写作“徽”;“慎”,不能写作“缜”。
辨析(一)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都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但谨小慎微是指一种态度;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虽然也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事情过分小心;“小心翼翼”着重表现一种情态;一般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动作、行动。(二)谨小慎微和“小心谨慎”;都形容“十分小心;不敢疏忽”。有时可通用。但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
近义词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反义词粗心大意、胆大妄为
英语meticulous to a tault
俄语осторожничать(чрезмерно осторожный)
德语ǎngstlich und übervorsichti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思解释)
- 威震天下(意思解释)
- 耳闻眼睹(意思解释)
- 以刑致刑(意思解释)
- 自惟至熟(意思解释)
- 杏腮桃颊(意思解释)
- 直言取祸(意思解释)
- 望风希旨(意思解释)
- 超群绝伦(意思解释)
- 爬山越岭(意思解释)
- 高城深沟(意思解释)
- 刀枪不入(意思解释)
- 毒药苦口(意思解释)
- 有要没紧(意思解释)
- 躬蹈矢石(意思解释)
- 雨迹云踪(意思解释)
- 有根有苗(意思解释)
- 进退消长(意思解释)
- 垂世不朽(意思解释)
- 溘焉长往(意思解释)
- 称道不已(意思解释)
- 八米卢郎(意思解释)
- 一年三节(意思解释)
- 一网无遗(意思解释)
- 洒泪而别(意思解释)
- 拿着鸡毛当令箭(意思解释)
- 不通一窍(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的意思解释、谨小慎微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床下牛斗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摇摇欲倒 |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
知一而不知二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焦唇敝舌 | 谓费尽口舌。 |
操戈同室 |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
干君何事 | 干:关涉;君:你的尊称。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 |
缟纻之交 | 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 |
耆儒硕老 |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
恍如隔世 |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
麒麟阁 | 汉代阁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勋或最高的荣誉。 |
毫不含糊 | 态度明确坚定。 |
天灾地孽 | 灾:灾祸;孽:灾殃。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
公道自在人心 |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
兴讹造讪 | 造谣毁谤。 |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 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
颐性养寿 | 谓保养精神元气。 |
罄笔难书 | 罄:尽,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
逾墙钻蠙 | 见“逾墙钻穴”。 |
扶倾济弱 |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
男媒女妁 | 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
大展鸿图 | 充分发展宏大的计划或事业。如:他处理事情稳健踏实,将来必能大展鸿图。 |
蹈矩循彠 | 同'蹈矩循规'。 |
第二世界 | 中共对世界的划分,指介于美、苏超级强国与第三世界之间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言。 |
依违两端 | 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
一言寿国 | 一言为定yīyán-wéidìng[that'ssettledthen;oncesthissaid,itmustbekept]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姐姐说的有理,就是这等一言为定,不可再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不徇颜面 | 不曲从于别人的脸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