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钺一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杖钺:手持黄色大斧,表示威力。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
百科解释杖钺一方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àngyuèyīfāng,意思是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出处《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例子《晋书·张轨传》:“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g yuè yī fāng
注音ㄓㄤˋ ㄩㄝˋ 一 ㄈㄤ
感情杖钺一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切肤之痛(意思解释)
- 齿弊舌存(意思解释)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意思解释)
- 百端待举(意思解释)
- 远虑深谋(意思解释)
- 替天行道(意思解释)
- 人生朝露(意思解释)
- 饱经忧患(意思解释)
- 狼烟四起(意思解释)
- 令人喷饭(意思解释)
- 穷困潦倒(意思解释)
- 风雨不透(意思解释)
- 抟沙弄汞(意思解释)
- 应名点卯(意思解释)
- 以日为岁(意思解释)
- 随高就低(意思解释)
- 好佚恶劳(意思解释)
- 金石交情(意思解释)
- 打当面鼓(意思解释)
- 寒山片石(意思解释)
- 商山四翁(意思解释)
- 丁当长鸣(意思解释)
- 外君子而中小人(意思解释)
- 守约居穷(意思解释)
- 举大略细(意思解释)
- 九经三史(意思解释)
※ 杖钺一方的意思解释、杖钺一方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高处不胜寒 | 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
鸟尽弓藏 |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
天宽地窄 | 窄:狭小。形容天下难以容身。 |
烽鼓不息 |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
匡俗济时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郄诜丹桂 |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
琼台玉阁 | 琼:美玉。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
沾沾自衒 | 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
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爱生恶死 |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阿顺取容 |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
轻嘴薄舌 | 形容说话轻佻刻薄。 |
愁眉苦目 | 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 |
闭目塞听 |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
民熙物阜 |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
人间重晚晴 |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
指冬瓜骂葫芦 | 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
当头一棒 |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
朝不保暮 |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
贵冠履轻头足 |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 指远粮不解近饥。 |
矜己任智 | 矜:夸耀;智:聪明。夸耀自己,显示才智。 |
言简义丰 | 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
拍手拍脚 |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
原始察终 | 探究事物的开端而察见其结果。参见:[[原始要终]] |
水不扬波 | 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
情善迹非 | 亦作'多情多感'。重感情,易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