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殿损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详细解释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李纲《贴黄奏议》:“避殿损膳,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所以畏天戒也。”宋赵昇《朝野类要·典礼》:“避殿损膳: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寧,则圣上有避正殿、减常膳之谦礼。”《宋史·徽宗纪二》:“﹝崇寧五年﹞乙巳,以星变避殿损膳,詔求直言闕政。”
基础信息
拼音bì diàn sǔn shà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满城风雨(意思解释)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解释)
- 暗箭明枪(意思解释)
- 逆流而上(意思解释)
- 死于非命(意思解释)
- 缘木求鱼(意思解释)
- 一相情愿(意思解释)
- 冰消瓦解(意思解释)
- 幽明异路(意思解释)
- 知一万毕(意思解释)
- 宿水餐风(意思解释)
- 恶衣粝食(意思解释)
- 村学究语(意思解释)
- 骑鹤上维扬(意思解释)
- 彼此一样(意思解释)
- 志大量小(意思解释)
- 方趾圆颅(意思解释)
- 高枕勿忧(意思解释)
- 违强凌弱(意思解释)
- 闷怀顿释(意思解释)
- 盘石之安(意思解释)
- 置之弗论(意思解释)
- 呵笔寻诗(意思解释)
- 启而不发(意思解释)
- 口颊坏疽(意思解释)
- 撦鼓夺旗(意思解释)
- 深思长计(意思解释)
※ 避殿损膳的意思解释、避殿损膳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放厥词 |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
新陈代谢 | 原指生物体经常地、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现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旧事物。陈:陈旧的;代:更换;谢:衰亡。 |
通邑大都 | 同“通都大邑”。 |
事在必行 | 事情非做不可。 |
非此即彼 | 非:不是;此:这个;即:便是;彼:那个。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 |
矮人看戏 |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
万世流芳 | 好名声永远流传。 |
层见迭出 | 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凝神定气 |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 (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
味如鸡肋 |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
正身清心 |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
西子捧心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
时来运转 | 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 |
七窍玲珑 |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
幼稚可笑 | 头脑简单,让人发笑。 |
程门飞雪 |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
怀璧为罪 | 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
痛湔宿垢 | 犹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湔,洗。 |
混然一体 |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
土崩鱼烂 | 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
应天受命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
油纸枚子 | 油纸搓捻成的管状物,用以引火。 |
醉倒山公 |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
九头狮子 | 古代舞蹈名。神话中的异兽。 |
擒生踏伏 | 生擒敌人﹐搜查伏兵。 |
奕奕欲生 | 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万世之计 | 极长久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