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兼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程:行进。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赶路。
详细解释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5回:“可以方阵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
基础信息
拼音zhòu yè jiān chéng
注音ㄓㄡˋ 一ㄝˋ ㄐ一ㄢ ㄔㄥˊ
繁体晝亱兼程
感情昼夜兼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旅行等。
近义词昼夜兼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自高自大(意思解释)
- 履舄交错(意思解释)
- 铢两之奸(意思解释)
- 外简内明(意思解释)
- 不可造次(意思解释)
- 壁上观(意思解释)
- 寸善片长(意思解释)
- 千态万状(意思解释)
- 浩浩汤汤(意思解释)
- 拍案而起(意思解释)
- 体察民情(意思解释)
- 舍策追羊(意思解释)
- 逐影随波(意思解释)
- 魂飘魄散(意思解释)
- 驰思遐想(意思解释)
- 压雪求油(意思解释)
- 齐梁世界(意思解释)
- 不雌不雄(意思解释)
- 形诸笔墨(意思解释)
- 避人眼目(意思解释)
- 旷职偾事(意思解释)
- 七窍流血(意思解释)
- 不避汤火(意思解释)
- 管秃唇焦(意思解释)
- 佯输诈败(意思解释)
- 兽困则噬(意思解释)
- 胆怯心虚(意思解释)
※ 昼夜兼程的意思解释、昼夜兼程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心虔志诚 |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
行色匆匆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遥遥华胄 | 谓名人的远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门。 |
六韬三略 |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
循名督实 | 循:依照;督:督责。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
多情多感 | 见“多情善感”。 |
叔度陂湖 | 《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叔度,黄宪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 |
粉饰门面 | 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
不及之法 | 指不适用的法规。 |
鹅湖之会 |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
付之梨枣 | 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
瘦骨嶙嶙 |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杳无踪影 | 同“杳无踪迹”。 |
四体百骸 | 见“四肢百骸”。 |
智尽能索 | 索:竭尽。智能和能力都已用尽。 |
人言啧啧 |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
行眠立盹 | 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 |
局天扣地 | 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洞鉴古今 |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
龙腾虎啸 | 声势壮盛貌。 |
炊臼之戚 | 比喻丧妻。 |
清沁肺腑 | 比喻永记不忘。 |
绵绵不絶 | 亦作“緜綿不絕”。连续不断。《逸周书·和寤》:“緜緜不絶,蔓蔓若何?”宋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緜緜不絶微風裏,内外丹成一彈指。”《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絶。” |
遣狱之化 | 典出《晋书.良吏传.曹摅》。曹摅为临淄令,岁夕,暂放狱囚回家,克日令还,'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后以'遣狱之化'谓良吏治政清明。 |
随性适分 | 谓作者诗文的风格﹐是依据各人的情性气质而定的。 |
留犁挠酒 | 汉时汉与匈奴间订盟的一种仪式。 |
骊龙颌下取明珠 | 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
就深就浅 | 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