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尾大不掉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无人不知 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兵强马壮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望风捕影 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迹象为依据。
人烟稠密 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闳侈不经 见“闳大不经”。
走下坡路 下坡路: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
连里竟街 形容屋舍毗连不绝。
可心如意 符合心意。
诗词歌赋 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铜驼荆棘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街溜子 指游荡街衢、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分甘绝少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握炭流汤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折柳攀花 折:断。比喻男子狎妓。
短吁长叹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且食蛤蜊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发瞽振聋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人也听得见。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及笄之年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蟠青丛翠 意思是树木茂盛青苍。
移民并村 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所实行的集中居民﹐加强控制的一种政策。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镜台自献 镜台jìngtái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不暇应接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