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详细解释
即博学宏词。
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清薛福成《庸庵文编·应诏陈言疏》:“诚法圣祖高宗遗意,特举制科,则非常之士,闻风兴起。其设科之名,或称博学鸿词,或称贤良方正,或称直言极諫。”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昔圣祖高宗两开博学鸿词,网罗俊良,激厉后进。”详“博学宏词”。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千山万水(意思解释)
- 死心塌地(意思解释)
- 分形连气(意思解释)
- 挨山塞海(意思解释)
- 粗衣粝食(意思解释)
- 暮暮朝朝(意思解释)
- 指东说西(意思解释)
- 釜鱼幕燕(意思解释)
- 如天之福(意思解释)
- 不祥之兆(意思解释)
- 丹漆随梦(意思解释)
- 送往事居(意思解释)
- 游移不定(意思解释)
- 弘誓大愿(意思解释)
- 怒眉睁目(意思解释)
- 无知妄作(意思解释)
- 炙凤烹龙(意思解释)
- 车填马隘(意思解释)
- 跋涉长途(意思解释)
- 三牲五鼎(意思解释)
- 加绪含容(意思解释)
- 村歌社鼓(意思解释)
- 举步维艰(意思解释)
- 尊老爱幼(意思解释)
- 流波送盼(意思解释)
- 天公不作美(意思解释)
- 刻不可缓(意思解释)
※ 博学鸿词的意思解释、博学鸿词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拉朽摧枯 | 同“摧枯拉朽”。 |
月晕而风 |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
千叮咛,万嘱咐 | 叮;叮咛;嘱:嘱咐。再三再四地嘱咐。 |
置之死地而后已 | 置:放置。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 |
额外主事 |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
汗颜无地 | 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无地:没有容身之地。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 |
旋生旋灭 | 谓产生不久随即消亡。 |
八攻八克 | 屡次攻击,屡次胜利。 |
一盘棋 | 一个回合的对弈。整个棋盘的势态,比喻各局部之间互相协调,服从全局 |
诗以道志 | 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
面若死灰 |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
束手待毙 |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鼻孔朝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游戏翰墨 | 见“游戏笔墨”。 |
琼浆金液 | 琼:美玉。琼浆:美酒。古代传说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喝了可以成仙。比喻仙水和名贵的美酒、饮料等。亦作“琼浆玉液”、“玉液琼浆”、“金波玉液”、“玉液金波”。 |
畅叫扬疾 | 指大吵大闹。“暢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
衔玉贾石 |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
锦片前程 | 形容十分美好的前途。 |
十代冥王 | 即十殿阎王。冥界主管地狱的十个阎王。 |
三寸银钩 | 犹三寸金莲。 |
文章绝唱 |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 |
未易之才 | 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
落纸烟云 | 指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
涓埃之功 |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草茅之产 | 指乡下平凡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