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忧共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共同承担忧患。
详细解释
共同承担忧患。
百科解释【词目】通忧共患【读音】tōngyōugònghuàn【释义】共同承担忧患。【出处】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出处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yōu gòng huàn
注音ㄊㄨㄥ 一ㄡ ㄍㄨㄥˋ ㄏㄨㄢˋ
繁体通憂共患
感情通忧共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云开见日(意思解释)
- 川渟岳峙(意思解释)
- 诚心正意(意思解释)
- 盛极必衰(意思解释)
- 牙签犀轴(意思解释)
- 折箭为誓(意思解释)
- 荼毒生民(意思解释)
- 心如金石(意思解释)
- 水浆不入(意思解释)
- 点金无术(意思解释)
- 企而望归(意思解释)
- 置之死地(意思解释)
- 八珍玉食(意思解释)
- 老老大大(意思解释)
- 宾入如归(意思解释)
- 龙章麟角(意思解释)
- 天崩地塌(意思解释)
- 号天扣地(意思解释)
- 如汤浇雪(意思解释)
- 变姓埋名(意思解释)
- 挑字眼儿(意思解释)
- 遮掩耳目(意思解释)
- 抱表寝绳(意思解释)
- 傻傻忽忽(意思解释)
- 韫匵而藏(意思解释)
- 万劫不朽(意思解释)
- 家长作风(意思解释)
※ 通忧共患的意思解释、通忧共患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十面埋伏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二满三平 | 同“三平二满”。 |
遗风旧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
书香门户 | 见“书香门第”。 |
投之豺虎 | 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
饮鸩解渴 | 见“饮鸩止渴”。 |
鹰扬虎视 |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道傍之筑 |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
见事生风 |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
琵琶别抱 |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
对床夜雨 |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
屠门大嚼 |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
毛发倒竖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
挟长挟贵 | 挟:倚仗;长:年长;贵:显贵。自恃年长或尊贵,以欺压别人。 |
气断声吞 |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
逾淮之橘 |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逾淮之橘”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 |
赦过宥罪 |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
没偏没向 | 指为人公正无私 |
多凶少吉 | 凶害多,吉利少。 |
勇动多怨 | 勇动:鲁莽妄动。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 |
咫尺之功 |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
积于忽微 | 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
大儒纵盗 | 大儒dàrú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
不畏强暴 | 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 |
一挥千金 | 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积习相沿 | 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