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执箕帚执箕帚的意思
zhízhǒu

执箕帚



执箕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详细解释

见“执箕箒”。

手持畚箕扫帚从事贱役。后多指为人妻的谦词。

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三国演义.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也作「执巾栉」。

百科解释【解释】:执:拿。拿着簸箕和笤帚。指要打扫卫生。古时借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出处】:《吕氏春秋·季秋纪》:“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万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山,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事例】: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例子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jī zhǒu

注音ㄓˊ ㄐ一 ㄓㄡˇ

繁体執箕帚

感情执箕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执箕帚的意思解释、执箕帚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奇想天开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
东谈西说 指议论的面很宽。
已成定局 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满目凄凉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洗心涤虑 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
蝇头蜗角 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过都历块 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谓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举世莫比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素裹:淡雅装束。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乐乐陶陶 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高才博学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金枝玉叶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怡声下气 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跼高天,蹐厚地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其势汹汹 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红紫夺朱 夺:强取;朱:朱红,正红色。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比喻以邪夺正。
捕风弄月 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虚无飘渺,没有根据。
真金不镀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
各从其类 从:听从,顺从;类:种类,同类。各自都按其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徒有其名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势不两全 势:情势,状况。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运转自如 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鱼信雁书 泛指书信。
引嫌辞退 =引嫌:避嫌疑。为了避免嫌疑而请求退避。
明参日月 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