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声西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详细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出处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shēng xī jī
注音ㄉㄨㄥ ㄕㄥ ㄒ一 ㄐ一
繁体東聲西撃
感情东声西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声东击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反眼不识(意思解释)
- 敩学相长(意思解释)
- 欢娱嫌夜短(意思解释)
- 钜人长德(意思解释)
- 力济九区(意思解释)
- 倍日并行(意思解释)
- 太平无象(意思解释)
- 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对着和尚骂贼秃(意思解释)
- 择优录取(意思解释)
- 重圭叠组(意思解释)
- 付之丙丁(意思解释)
- 片甲不回(意思解释)
- 古井无波(意思解释)
- 指山卖磨(意思解释)
- 胸中柴棘(意思解释)
- 走为上着(意思解释)
- 贻范古今(意思解释)
- 兼人好胜(意思解释)
- 魂消魄夺(意思解释)
- 超然独立(意思解释)
- 挑三拨四(意思解释)
- 兼年之储(意思解释)
- 绚丽多姿(意思解释)
- 时不再至(意思解释)
- 取友必端(意思解释)
- 窥测一斑(意思解释)
※ 东声西击的意思解释、东声西击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宾至如归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识微知着 |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当断不断 |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
尽如人意 | 尽:完全;如:符合;遵从。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形容心满意足。 |
疾风扫秋叶 |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
有志之士 |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
擦脂抹粉 | 擦:涂;脂:胭脂;抹:揩;粉:香粉。涂脂抹粉。 |
默默无声 | 默默:幽寂,没有声音。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
细枝末节 |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
匪石匪席 | 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
宁缺勿滥 | 滥:不加选择,过度,过多。宁可少些,不要不顾质量地求多。 |
败国亡家 |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唇敝舌腐 | 犹唇焦舌敝。 |
万马千军 | 形容兵马众多或声势浩大。 |
青眼白眼 |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
摽梅之年 |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
秦鬟妆镜 | 秦鬟:浙江的秦望山;妆镜:绍兴鉴湖。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
风檐寸晷 |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晷:日影;寸晷:寸阴,极短的时间。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
一锅粥 | 形容一团糟 |
云涌风飞 | 见“云涌飙发”。 |
长安居大不易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饥驱叩门 | 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
没偏没向 | 指为人公正无私 |
路出嘴边 | 犹言路在口边。亦比喻生活出路是可以找到的。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食无求饱shíwúqiúbǎo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世轻世重 | 傲慢自负,轻视贤才。如:“当主管若是傲世轻才,自以为是,一定得不到部属的合作。” |
具一只眼 | 独具一格dújù-yīgé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