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蜋
- 拼音
- táng láng
- 注音
- ㄊㄤˊ ㄌㄤˊ
螳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螳蜋
亦作“螳蠰”。亦作“螗蜋”。
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引证解释
亦作“螳蠰”。亦作“螗蜋”。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引《初学记》卷三十引 北齐 颜之推 《听鸣蝉》诗:“螗蜋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絶易惊。”
唐•元稹 《有酒》诗之五:“螗蜋虽怒谁尔惧?鶡旦虽啼谁尔怜?”
螳蜋的字义分解
螳蜋的分字组词
螳蜋的近音词、同音词
螳蜋的相关词语
【螳蜋】的常见问题
-
螳蜋的拼音是什么?螳蜋怎么读?
答:螳蜋的拼音是:táng láng
点击 图标播放螳蜋的发音。 -
螳蜋是什么意思?
答: 亦作“螳蠰”。亦作“螗蜋”。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