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zhèng

南郑


拼音nán zhèng
注音ㄋㄢˊ ㄓㄥˋ

繁体南鄭

南郑

词语解释

南郑[ nán zhèng ]

⒈  周畿内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镐京南,故称。又因在新郑西,也叫西郑。

引证解释

⒈  周 畿内邑。 周穆王 都此。因在 镐京 南,故称。又因在 新郑 西,也叫 西郑。

《竹书纪年·穆王元年》:“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 昭宫,命 辛 伯 餘靡。冬十月,筑祇宫于 南郑。”
《穆天子传》卷四:“吉日丁酉,天子入于 南郑。”

国语辞典

南郑[ nán zhèng ]

⒈  县名。参见「南郑县」条。

⒉  地名。周王畿内之邑。周穆王以此为都城,城在今陕西省华县之北。

分字解释


※ "南郑"的意思解释、南郑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直到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李耳出任朝廷,李氏家族才出人头地,李耳后人李崇出仕朝廷命官,委任其陇西,被封为“南郑公”,成为陇西之王。

2、南郑县可不在郑州南部,而是在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

3、据新华社报道,袭击发生在早上8点汉中市南郑县的一个幼儿园中,报道为未提及受害者的年龄和袭击者的身份。

4、2001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南郑七里村发现并发掘了近70座北魏墓葬。

5、中国大陆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福成乡的邮政编码是7…

6、据南郑县官员吴晓燕告诉本周刊得知,该案件行凶者为一名48岁男子,是这所私立幼儿园的产权所有人。他已在行凶后自杀。

7、韩信南郑之亡卒,淮阴之怯夫,汉高归之以谋。

8、大卫疆域,终为北齐,南郑,西戎,东夏,中唐五国所瓜分,五国秉持远交近攻的原则,相互掣肘,各有顾忌,形成了诸国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9、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

10、这县令也是心中苦涩,他原是南郑赵家的重要成员,被太守苏固派来掌握西城,但此处不比安阳,豪族众多又有强邻在侧,一个外乡人难以掌握局面。

11、果然不出他所料,几秒钟后周伊云便先是想要回到南郑城中去。

12、一声声嘹亮的集结号响起,顿时,驻扎在南郑附近的所有兵营沸腾了起来。

13、一位接受电话采访的南郑县居民称幼儿园外面围满了人,但是信息纷乱不一。

14、大汉山,位于南郑县城边上,登山远眺,汉中盆地尽收眼底。

15、因为这个时空的黄忠没能够斩了夏侯渊,自然无缘后将军的职位,因而后将军的职位就落到了在南郑表现极其优秀,守卫南郑的第一功臣黄权身上。

16、我军此次作战,利在速胜,今初步战略目的已是达到,南郑一地不能让它把我大军拖延在此日久,我们可集中主力精锐对张鲁军最后一战,完成夺取汉中重任!

17、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

18、我302团撤下来,在南郑整训补充三个多月了;如今日本人已侵占了平津,又把黑手伸向了淞沪,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19、大汉山,位于南郑县城边上,登山远眺,汉中盆地尽收眼底。

20、孙鹏鹏和江鹏在南郑小学在进行社区调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