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tōng

扞格不通

拼音 hàn gé bù tōng怎么读

注音 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ˋ ㄊㄨㄥ

感情贬义

近义词扞格不入 执迷不悟

扞格不通的意思

折叠展开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例子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扞格不通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固执成见,不能变通。《文明小史・第一回》:“除了几处通商口岸稍能因时制宜,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扞格不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hàn),扌部,共6画

保护;保卫。后作“捍”。《書•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艱。”

抵御;抵挡。后作“捍”。《國語•魯語上》:“能扞大患則祀之。”

抵制;抗拒。《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触犯;违犯。《荀子•彊國》:“白刃扞乎胸,則目不見流矢。”

阻止。《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釆樵者以誘 之。’”

遮蔽。《後漢書•宦者傳•孫程》:“程等留守省門,遮扞内外。”

臂衣。古代射者所著的一种皮袖套。《韓非子•説林下》:“羿執鞅(玦)持扞。”

同“銲(釬)”。戈矛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刃其扞,曰:‘欲為知伯報讎!’”

勇猛;驃悍。后作“悍”。《孔子家語•致思》:“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馬。”

读(gé),木部,共10画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如: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如: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表现出来的品质。如: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阻碍,隔阂。如:格格不入。

击,打。如:格斗。格杀。

推究。如:格致。

树的长枝。

至,来。如:格于上下。

感通。如:格于皇天。

变革,纠正。如:格非。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tōng),辶部,共10画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如: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懂得,彻底明了。如: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传达。如: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往来交接。如: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 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普遍、全。如: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如:通奸。私通。

扞格不通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