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见月》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突然看到皎洁的月亮从墙角升起,同时伴随着清风吹动竹叶发出的声音。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事务的纷繁与日夜的变化。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皓月忽从墙角见,
好风时送竹声来。
事随日出无时暇,
薄暮尘襟始一开。
诗意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观赏月亮的情景。诗中的“皓月忽从墙角见”形象地描述了月亮的突然出现,给人一种惊喜和美好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好风时送竹声来”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微风拂过竹叶时发出的悦耳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事随日出无时暇,薄暮尘襟始一开”表达了人们的生活与时间的关系。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事务随着日出而开始,无暇停歇,直到薄暮时分才稍稍放松,这种生活的忙碌与繁琐使得人们很少有闲暇的时光。
整首诗以月亮和风声为线索,通过对时间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准确,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时间去欣赏自然美景的遗憾和无奈。
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邃而清凉的感觉,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繁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整首诗意境明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陈宓简介
宋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