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延平二堂长》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描写了延平学术的渊源和名师传承的情景。诗中流露出朴实而深刻的诗意,展示了陈宓对教育和学术的关注。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别延平学堂的二位长老,
延平学术源远流长,
四代名师相传。
每年都有众多才子来此结交,
如今他们将一同离去,
成为两位高贤。
不必言说学术的传承已有千载,
只需注重人的品德直率,
这是何等难得的财富。
听说新任侯爷非常好学,
不久便会宣布延揽人才的消息。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陈宓对延平学堂的祝福和对学术传承的思考。首先,他强调了延平学术的历史渊源和名师相传的重要性。其次,他表达了对来延平学堂求学的才子们的慰问和送别之情。然后,他指出了学术的传承并非只在于理论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和直率。最后,他以一种期待的语气提及了新任侯爷对学术的重视,并预示着学堂将继续吸引人才。
整首诗以简练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虽然没有直接揭示出诗人的情感,但通过对学术和才子的赞颂,以及对新任侯爷的期待,诗中透露出对教育兴盛和学术繁荣的热切希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学术传承和教育价值的思考。同时,它也是对延平学堂的致意和祝福,寄托了作者对于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的希冀。
陈宓简介
宋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