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清凉十二秋
出自宋代:陈宓的《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一别清凉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龙具壶山麓,来会牛眠苏岭头。
事业直须关宇宙,身名莫使负山丘。
临分相勉无它语,道学难收岁不留。
鉴赏
《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别清凉十二秋,
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龙具壶山麓,
来会牛眠苏岭头。
事业直须关宇宙,
身名莫使负山丘。
临分相勉无它语,
道学难收岁不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傅侍郎在桐城会面的情景。诗人与傅侍郎相别已有十二个清凉的秋天过去了,而傅侍郎已经成为了上九霄的仙翁。诗人匆忙穿过壶山麓的龙具,来到苏岭头与傅侍郎相会。诗人表达了对傅侍郎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傅侍郎在追求事业时能够涉及整个宇宙,不负山丘的身名。在分别之际,诗人并没有其他言语,只希望彼此相互勉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学习道理的困难和岁月的逝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宓对傅侍郎的敬佩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述与傅侍郎的会面,诗人展示了对傅侍郎仙人般的境界的赞美,将其比作游历于九霄之上的仙翁。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傅侍郎事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追求,不被山丘所限。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傅侍郎的告别和对学习道理的难以捉摸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傅侍郎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事业追求和学习的建议,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可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陈宓简介
宋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