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题妙寂寺》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代公师墓,
千年妙应林。
香随清昼永,
山泣晚秋深。
列桂团风露,
高松耐古今。
过墙深夜月,
触目倍伤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妙寂寺的景色,以及墓地和悼念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的先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妙寂寺为背景,以墓地和秋天的景物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先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以墓地为起点,表明这里是先人长眠之处,并描绘了参天的林木,暗示着岁月的长久流转。
接下来的两句“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以香气和山的形象,通过感官的描绘展现了对逝去先人的敬仰之情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接着的两句“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继续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景物,桂树和松树都是长寿的象征,表达了对先人长久留存和传世的祝愿。
最后两句“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通过月亮和夜晚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先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逝去的先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通过对墓地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长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思。
陈宓简介
宋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