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淳的名句 > 砥柱立沧浪

砥柱立沧浪

出自明代陈淳的《警懦

“砥柱立沧浪”出自宋代陈淳的《警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ǐ zhù lì cāng lá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颜子之克己,镆铘斫空桑。
曾子毅於仁,重担硬脊梁。
子路勇有行,劲兵赴敌场。
孟呵刚不屈,砥柱立沧浪
嗟哉入圣门,迢迢万里长。
傥非四才子,宁不中道僵,尔宜变尔质,变尔柔而刚。

鉴赏

《警懦》是宋代陈淳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和品行,展示了不同个性与态度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表现。以下是对《警懦》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警懦

颜子之克己,
镆铘斫空桑。
曾子毅於仁,
重担硬脊梁。
子路勇有行,
劲兵赴敌场。
孟呵刚不屈,
砥柱立沧浪。
嗟哉入圣门,
迢迢万里长。
傥非四才子,
宁不中道僵,
尔宜变尔质,
变尔柔而刚。

诗词的中文译文:
《警懦》

颜子能够克制自己,
如利剑砍断空中的桑树。
曾子坚毅于仁道,
肩负重担,背脊坚硬。
子路勇敢有行动,
坚决的战士赴往敌场。
孟子坚定不屈服,
如磐石矗立在汹涌的浪潮中。
唉,进入圣贤的门路,
漫长而遥远。
即使不是四大才子,
也应当不堕于中道僵化,
你应该改变你的本质,
变得柔软而又坚定。

诗意和赏析:
《警懦》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不同品德和行为的赞美和思考。诗中提到的颜子、曾子、子路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人物,代表了不同的品行和态度。

诗中首先提到的颜子,被赞扬为能够克制自己的人,如同利剑砍断空中的桑树。这表明颜子具有自我控制和克己的品质,能够面对困难和诱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

接着,诗中提到了曾子,他被描述为毅然坚决地追求仁道,并肩负起重担,背脊坚硬。曾子的形象展示了坚定的品格和对于道德的承担,他以仁义为准则,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子路被描绘为勇敢有行动的人,他是劲勇的战士,勇往直前地赴往敌场。子路的形象展现了勇气和决断力,他敢于面对挑战,勇往直前,展现出了战士的勇武精神。

最后,诗中提到的孟子,他被形容为坚定不屈的人,如同磐石一样在汹涌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孟子的形象展示了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真理的坚持使他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诱惑。

整首诗以咏史的方式,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坚定、勇敢和不屈不挠的品质的推崇。诗人通过对各个人物的描绘,呼唤读者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不应该陷入懦弱和中庸的状态,而是应该秉持柔和刚强的品性,不断改变自己,坚守正道。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以期激励人们在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同时,保持刚柔并济的平衡,面对世间的种种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诗中提到了孟子、曾子、子路等知名人物,但诗人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达到这些圣贤的高度,而是期待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境遇,以柔韧与坚韧的态度应对人生的挑战。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诗词所蕴含的核心思想。

陈淳简介

明代·陈淳的简介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 ► 陈淳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