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粗布衣齕藜苋
出自元代:艾性夫的《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齕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鉴赏
诗词:《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是宋代艾性夫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
衣粗布衣齕藜苋。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思考和体悟。作者通过父亲和丈夫的行为,启发人们去了解古代圣人的智慧,提倡珍视朴素生活的贫贱之美。父亲常常埋头苦学,却无法将学问化为温饱的食物;丈夫常常辛劳织文,但却无法将劳动换成丝绸。他们的衣物简陋,以粗布衣和粗糙的食物为生。然而,他们依然坚守在田间耕作和桑植之中。秋天收获的庄稼丰富,春天织成的丝线长长久久。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忙于公务,以养家糊口,为子女承担学费等开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家庭中男性的勤劳和奉献的赞美。通过对父亲和丈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辛勤劳作和默默付出的敬意。诗中提到的父亲煮字不成饭,夫君织文不成绢,强调了他们在学问和劳动中的坚持和努力,以及他们为了家庭的稳定和子女的未来所做出的牺牲。诗人以简洁的词句,将这种家庭的普遍现象与古代圣人的智慧相联系,强调了贫贱之美的价值。通过对父亲和丈夫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家庭中男性为人父、为人夫的重要角色的肯定和敬意,同时也提醒人们珍视朴素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的家庭情感,又融入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引发对家庭、劳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艾性夫简介
元代·艾性夫的简介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 艾性夫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暮色苍茫看劲松
出自 近现代 毛泽东: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风花雪月
出自 张倅: 《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
-
既无御雨备
出自 唐代 杜甫: 《彭衙行(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
李纵累积浮生里
出自 唐代 皎然: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
- 水思和月泛
-
静安增伴四时春
出自 宋代 杜范: 《高兄徐仓高弟和刘公之两绝见寄再韵谢之》
- 春衫更怯晚来风
- 雨多田有鹳
- 老莱有妇怀高义
-
属此悲哉气
出自 唐代 慧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