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孙景翔幽居》是明代诗人张羽所作,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孙景翔艰辛劳碌的生活与他对隐居田园之憧憬的对比。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厌踏软红尘,
闲居江上村。
养鱼宽凿沼,
爱竹别移门。
月色侵书幌,
山光入酒樽。
我惭行役扰,
犹未卜田园。
诗意:
《孙景翔幽居》描绘了孙景翔艳丽而多彩的世俗生活与他追求宁静田园生活的内心冲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喧嚣纷扰的尘世的厌倦,渴望在江边的村庄里过上从容自在的生活。他喜欢在家中养鱼,修建宽广的鱼塘,热爱竹子,将门窗移置竹林之间。月色透过窗帘洒在书案上,山光映入酒杯中。然而,作者深感自己身处于繁忙的行役之中,还未能实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孙景翔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软红尘"象征着喧嚣的尘世,"闲居江上村"则展现了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愿望。"养鱼宽凿沼,爱竹别移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月色侵入书幕和山光映入酒樽,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烘托,增添了诗词的唯美意境。最后两句"我惭行役扰,犹未卜田园"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仍未能摆脱尘世纷扰的自责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自我压力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诗词具有了深刻的意蕴和思想内涵,引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和现实困境的思考。
张羽简介
明代·张羽的简介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 张羽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