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羽的名句 > 番思共隐江南日

番思共隐江南日

出自明代张羽的《答山西杨宪副故旧见寄

“番思共隐江南日”出自明代张羽的《答山西杨宪副故旧见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 sī gòng yǐn jiāng nán r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晋鄙遥山接太霞,十年从仕鬓空华。
秋来有雁偏催客,腊尽无梅更忆家。
私属羊毛皆入税,边风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

鉴赏

《答山西杨宪副故旧见寄》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晋鄙遥山接太霞,
十年从仕鬓空华。
秋来有雁偏催客,
腊尽无梅更忆家。
私属羊毛皆入税,
边风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隐江南日,
每为论诗到晚鸦。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羽回答山西杨宪副的来信,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离乡之感。诗中以晋鄙遥山与太霞相接为景,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远离家乡的情景。作者在异地为官已有十年,但功名的华发现在已渐褪去,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秋天来临,有雁飞过,更加催促着客人的离去,而冬天的到来没有梅花,更加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他的个人财产中,所有的羊毛都交纳了税收,边境的风声和马的奶汁取代了茶,这种陌生的环境让他更加怀念江南的日子。每当晚上,他常常独自讨论诗词,只有晚鸦陪伴着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作者在异乡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友的感激之情。山与霞的交接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景色,但作者却感到了离乡之苦。诗中的雁和梅花成为了情感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留恋之情。同时,作者也透露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困境和对财产的失落,以及对江南生活的怀念。晚鸦的出现,更加增添了孤独和寂寞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念和情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示了他对家乡和故友的情感联系。这种感伤和思乡之情,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对家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现实境遇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张羽简介

明代·张羽的简介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 张羽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