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兀坐》是宋代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在静室独自沉思时的心境和修行的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兀坐
息绵绵而不绝,
心了了以常明。
静室我方燕坐,
傍人唤作修行。
诗词通过几个简短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在静室中专心沉思的状态和修行的含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省自省的口吻,描述了作者在静室中专注地坐着,深入沉思的场景。诗中的“息绵绵而不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安定,他的思绪停止了不断的波动,心境变得平静,警觉。而“心了了以常明”则表明作者的内心清晰明亮,洞察力敏锐,他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思考问题的本质。这种心境和心态的转变,使得作者在静室中坐着,仿佛成了一只燕子,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修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修行的理解和追求。通过静室中的坐姿和内心的沉静,作者表达了一种深入思考、反省和修炼的精神境界。这种修行并非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追求,更包含了对内心的探索和提升。通过这样的修行,作者能够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归宿。
这首诗词简短而意味深长,通过几个简单的词句传递了作者的修行追求和心境转变。它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深思的氛围,引导人们思考内心的平静与提升。这种修行精神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重视内心的探索和发展。
裘万顷简介
宋代·裘万顷的简介

裘万顷,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1193)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1213),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隐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
...〔 ► 裘万顷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亦何能愧避
- 泰亟往还之
-
了了成痴
出自 宋代 吴泳: 《沁园春(生日和蓬莱仙降词)》
- 风标较消瘦
- 他时把杖来轻探
-
兵多食少将奈何
出自 晁公溯: 《师永锡家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
- 圣处耘耔日浅
-
诗翁刀奏失牛全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似表弟始归寇退之后置酒会亲族坐客即席诗次》
-
任安犹未死
出自 宋代 曾子良: 《挽知临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
只北山逋客负尘缨
出自 元代 姚燧: 《满江红 廉野云左揆求赋南园 庆云都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