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裘万顷的名句 > 盍簪此去定何时

盍簪此去定何时

出自宋代裘万顷的《别曹教授三首

“盍簪此去定何时”出自宋代裘万顷的《别曹教授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zān cǐ qù dìng hé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岁与君三别离,盍簪此去定何时
梅花未必堪相寄,待倩邮筒寄小诗。

鉴赏

《别曹教授三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三次离别来表达诗人与曹教授之间的情感。诗人询问何时再相见,暗示他们之间的分别可能是暂时的。诗人认为梅花并不一定能够传递他的思念之情,所以他决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邮筒中的小诗。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一岁与君三别离,
盍簪此去定何时。
梅花未必堪相寄,
待倩邮筒寄小诗。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情。诗人与曹教授已经分别了三次,而他们之间的再次相见的时间却未知。诗人询问何时能够再见面,表示他对与曹教授的分别并不是长久的。诗人认为梅花并不一定能够传递他的思念之情,暗示了他对于传统象征物的怀疑。因此,他决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邮筒中的小诗,通过文字来传递他的思念。

这首诗情感细腻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曹教授的思念之情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诗人以梅花来比喻传递情感的方式,但他并不相信梅花的力量,因此选择了邮筒和小诗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情感传递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于再聚的期盼,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裘万顷简介

宋代·裘万顷的简介

裘万顷

裘万顷,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1193)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1213),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隐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

...〔 ► 裘万顷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