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镃的名句 > 当处心安即洞天

当处心安即洞天

出自宋代张镃的《书叶轩

“当处心安即洞天”出自宋代张镃的《书叶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chù xīn ān jí dòng t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当处心安即洞天,黄连一炷胜龙涎。
閒房幸自无人到,谁放白云来枕前。

鉴赏

《书叶轩》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幅静谧宁静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满足。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心灵宁静时即如置身洞天,
一根黄连香烟胜过珍贵的龙涎。
幸好这闲室无人打扰,
不知是谁送来了白云来做我的枕。

《书叶轩》的诗意主要围绕着宁静、自在和恬淡的境界展开。诗中的"书叶轩"是诗人创造的一个清静之地,象征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将世俗的贵重物品与黄连香烟相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当内心达到宁静的状态时,即使只有一炷黄连香烟,也能胜过世间珍宝。

诗中提到的"闲房"表示这是一处少有人到的地方,这里没有外界的干扰,适合诗人独自思考和创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清净环境的珍惜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享受。白云作为自然界的象征,被送到诗人的枕边,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这种亲近自然的态度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总的来说,《书叶轩》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淡泊名利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引导读者反思现代社会中繁忙而喧嚣的生活方式,呼唤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静。

张镃简介

宋代·张镃的简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 张镃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