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辇下寒食》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辇下寒食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节日庆典、都市繁华、官宦世家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寒食节的热闹和欢乐氛围。
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辇下寒食的盛况。节日期间,中都繁华富饶,行官之家门前的柳树婆娑,苑墙上的花朵绚烂多彩。市场上人声鼎沸,银子交易频繁,而优雅的场所却显得狭小拥挤,车辆难以通行。街道上的尘土扬起,马匹嘶鸣不安,太阳的倾斜使得斗鸡的影子斜斜。
诗词表现了辇下寒食期间举行蹋鞠比赛的场景,将军的府邸里吹奏箫声,主人家的贵族们也在一旁观赏。另一方面,黄昏时分,金丸随着夜幕的降临一一落下,丝帘被风吹得凌乱,朝霞的光彩也被扰乱。
诗词中描绘了池塘畔人们饮酒作乐的情景,宫殿中的客人们亲切友好地交谈。贵族们享用着盛满美食的宾盘,被赐予的香糜也是极为珍贵的礼物。整个辇下寒食节期间,王泽厚的赏赐慷慨,乐事遍及天涯。
这首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宋代辇下寒食的热闹喜庆氛围。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节日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祥和,展现了一个繁荣富饶的都市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节日庆典的热闹景象和人们欢乐的心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宋庠简介
宋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