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支公数倚筇
出自:释智圆的《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鉴赏
诗词:《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诗意:这首诗是释智圆在南塔上写给庆昭师的忆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南塔景色,表达了对庆昭师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杉竹丛生的小径通向南塔,诗人在南塔度过了六年的高院生活,留下了幽深的足迹。秋天的凉意渐深,月亮照耀在峭壁和长江上的积雪上。夏天的云影渐渐稀薄,春天的残枝上翠绿的阴影浓郁。四季之中的美景令人心生爱慕,曾经和庆昭师一起倚筇观赏。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南塔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庆昭师的怀念之情。杉竹丛生的小径给人一种幽静而祥和的感觉,象征着修行之路的通达。诗人在南塔度过了六年的高院生活,这段时间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痕迹。诗中的秋天和冬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凉爽和寂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夏天和春天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四季美景的喜爱,并回忆起和庆昭师一起欣赏风景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庆昭师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深邃,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猜你喜欢
- 席次韵江水自石纽
- 销得曲中夸
-
工席歌鹿鸣
出自 唐代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愈时在徐籍往谒之辞去作是诗以送)》
-
我有同怀友
出自 唐代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
-
八法心传齐帝学
出自 宋代 袁说友: 《拟咏展观太上皇帝御书》
- 鸟语赓笑言
- 手持玉简判红紫
-
思君一节尚巉岩
出自 宋代 曹彦约: 《送蓬丘山人张以道归吉州》
- 勿谓常谈便轻鄙
-
定缘幽事绕
出自 明代 高启: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