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三立的名句 > 一喙从公探四印

一喙从公探四印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蒿翁游白下三宿返沪次和共留别之作

“一喙从公探四印”出自近代陈三立的《蒿翁游白下三宿返沪次和共留别之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huì cóng gōng tàn sì yì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瓮虀了我青溪曲,魂梦层层寇盗侵。
乍得老成推倚伏,尽收寒饿杂呻吟。
荒城开合悲笳语,奇服低垂恶木阴。
一喙从公探四印,移情海上接听琴。

鉴赏

《蒿翁游白下三宿返沪次和共留别之作》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瓮虀了我青溪曲,
魂梦层层寇盗侵。
乍得老成推倚伏,
尽收寒饿杂呻吟。

荒城开合悲笳语,
奇服低垂恶木阴。
一喙从公探四印,
移情海上接听琴。

中文译文:
我被困在青溪曲中,
心灵层层被敌人侵犯。
突然老成地推倚伏,
尽收寒饿和痛苦的呻吟。

荒凉的城市时而开放、时而关闭,悲伤的笳声响起,
奇特的衣着低垂在邪恶的树荫下。
一只喙从公鸟身上取下四方印鉴,
将感情移植到海上,演奏起琴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在白下三宿游玩后返回上海的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景象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人生苦难的思考与感慨。

首先,诗中的「瓮虀」形容了作者被困在青溪曲中的境遇,表达了他深陷困境的无奈和痛苦。这里的「青溪曲」可视为人生的旅途,而「瓮虀」则暗示了作者受到来自外界的困扰和侵害。

其次,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城市的景象,城市的开合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悲伤的笳声在这个荒凉的背景下响起,更加凸显了作者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奇特的衣着、邪恶的树荫和公鸟身上的印鉴,表达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里的「奇服」和「恶木阴」暗示了社会的虚伪和黑暗,而「公鸟」则象征着诗人本人,他试图通过移情于海上,以音乐和艺术的方式传达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整首诗以凄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困境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诗人将自己的心声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悲伤、无奈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词饱含着对于人生、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