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三立的名句 > 接床湖树鸟巢如

接床湖树鸟巢如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

“接床湖树鸟巢如”出自近代陈三立的《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ē chuáng hú shù niǎo cháo r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残客光阴托烬余,接床湖树鸟巢如
三年留命偿磨折,一室何心问扫除。
催老杯浇终古恨,移情灯显数行书。
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

鉴赏

《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该诗描绘了新年除夕夜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意:
这是除夕夜,时间已经过去,只剩下一些余烬。在床边,湖树上的鸟儿筑巢,仿佛一切都在默默发生变化。三年的时光流逝,留下了种种的折磨和磨难,我只能在一个房间里扫除这些记忆。举起杯子,与催老的岁月碰杯,心中充满了古老的遗憾。移情别恋,点亮了灯火,逐行阅读书中的文字。杭州的人们认出了这个承平世界,爆竹声在万家灯火之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残客光阴托烬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残存,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接床湖树鸟巢如"描绘了湖树上的鸟儿筑巢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一切都在自然中默默发生变化的意境。

诗中出现的"三年留命偿磨折"表达了作者经历了三年的磨难和辛苦,同时也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一室何心问扫除"中的"扫除"一词,象征着对过去不愉快经历的净化和抛弃,以迎接新的岁月和希望。

"催老杯浇终古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岁月的挣扎和不舍。"移情灯显数行书"中的"移情"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心灵的寄托和慰藉,同时也展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最后两句"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描绘了杭州人民在繁忙的新年庆祝中认同和享受着和平安宁的世界,爆竹声回荡在每个家庭之中,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欢乐。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给人带来的思考和情感上的波动。同时,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情景,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使诗意更具有触动性和共鸣力。整首诗既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未来的期许。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