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三立的名句 > 未预铭钟画阁功

未预铭钟画阁功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

“未预铭钟画阁功”出自近代陈三立的《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yù míng zhōng huà gé g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
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

鉴赏

《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熊翁所画卷的题跋,表达了作者对熊翁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甲兵十万据胸中,
未预铭钟画阁功。
闲寄秃毫吐奇气,
墨痕犹欲湿鸿蒙。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者提到了"甲兵十万据胸中",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心中蕴藏着无数的壮志和抱负。"甲兵十万"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雄心壮志,映射出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其次,诗中提到"未预铭钟画阁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艺术成就的谦逊态度。"铭钟画阁功"指的是在钟楼画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功绩,意味着留下自己的卓越成就。作者在这句中表达出对自身成就的低调和淡泊之情,强调了对艺术追求的真诚和执着。

第三,诗中提到"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这是作者对自己的书法创作的感慨。"秃毫"指的是没有毛的毛笔,暗示作者的笔墨已经非常熟练,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吐奇气"表示作者笔下的作品富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显示出作者在书法创作中的自信和独立精神。"墨痕犹欲湿鸿蒙"则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极致,以至于墨迹都能浸润到宇宙的混沌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熊翁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艺术追求的热忱和谦逊。通过对甲兵、铭钟和秃毫的描绘,诗中传递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自信心,展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极致的态度。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