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和答蒿叟三首》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迭吟怒涌源泉似,
万斛惭将一勺酬。
坐洗襟抱吞海气,
隔扶魂梦湿湖秋。
尊前菊影开奇境,
鬓外坟痕有断愁。
逸趣报公携岛客,
(康更生翁自青岛还湖居与同游)表忠观更访碑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三立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激情和豪情,以及对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诗句"迭吟怒涌源泉似,万斛惭将一勺酬"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思绪如泉涌般涌现的状态。诗人感到自己的灵感和情感之丰沛,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
"坐洗襟抱吞海气,隔扶魂梦湿湖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湖边洗涤自己的心灵,感受大海的气息,并隔着层层迷雾感受到湖水秋天的潮湿与凉意。这些景象与自然的亲密联系使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
"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这两句描绘了在景色中的一种意象,诗人在花前看到了奇妙的景象,但在自己的鬓间却留下了许多忧愁的痕迹,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的交织。
"逸趣报公携岛客,(康更生翁自青岛还湖居与同游)表忠观更访碑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读者和同行的寄语,表示他将把自己独特的创作和情感分享给读者,与同行交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先辈文人的敬意和对历史的关注,表示自己会继续探索和留下自己的诗歌遗迹。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陈三立丰富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读者和文人先辈的关怀和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