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三立的名句 > 年年花满眼

年年花满眼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年年花满眼”出自近代陈三立的《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ián nián huā mǎn y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鉴赏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这一串串红艳的花蕾初次绽放,仿佛仍保留着植梅者的初心。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每年都会看到满眼盛开的花朵,这是湖海主人归来的昭示。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眺望栏杆,迷失在前方的美景中,微风中弥漫的花香写下了孤独的哀愁。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灵魂寻觅在月下,应该伴随着无数次的往返。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的美丽为主题,通过表现梅花的初次绽放和岁月更迭中的归来,传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红艳的花蕾象征着生命的新生,而植梅者的初心则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坚持。每年的盛开都是湖海主人归来的象征,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作者站在栏杆前,迷失在美景中,感受着花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哀愁之情。最后,作者将灵魂寻觅在月下,以表达对梅花之美的追逐和追忆,将梅花的美丽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赋予了诗词更深层次的意义。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梅花的高洁和坚韧,以及作者对美和生命的热爱。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让人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