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十报恩》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报恩》中文译文:
一旦得到幸福的清贫,
欢喜地住在环绕的墙壁内,怕弄脏自身。
锻炼气息使气和神交融,
愿心灵得到清爽的气息,安定内心。
宰相请我寻求荐举,
小人以慈悲之心奉行善因。
拯救亡灵超越尘世界,
孤魂魄在黎明时总是朝向光明。
诗意:
《十报恩》描绘了一个清贫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诗人通过修炼内心和追求精神的净化,希望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舒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慈悲心和善行的崇尚,认为通过行善可以帮助他人,超越世俗的束缚,拯救无助的灵魂,使其回归光明。
赏析:
《十报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元代诗人马钰对于清贫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将清贫与内心的安宁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物质贫乏并不妨碍心灵的富足。诗人通过炼气来表达培养内心的修行之道,认为只有通过净化自身的气息,才能使心灵得到滋养和平静。诗中还呼应了佛教的慈悲和善行观念,强调了通过奉行善因来帮助他人和超越尘世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清贫生活和内心宁静的珍视,以及对慈悲和善行的推崇。诗词中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内心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马钰简介
金朝·马钰的简介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 ► 马钰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寄来停云篇
-
共怜雪鬓双垂叟
出自 元代 方回: 《次韵谢平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
-
吾州俗近古
出自 晁公溯: 《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
- 游遍真仙洞府中
- 万法心俱省
- 何必候时数
- 晚凉容纵棹
-
养汝由来得无患
出自 宋代 韩元吉: 《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
-
拟问楞伽嗟已别
出自 明代 高启: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
-
索余和之
出自 元代 冯子振: 《鹦鹉曲 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