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呼鬼使急拿拿
出自金朝:王哲的《折丹桂·近来阴府心寒凛》
近来阴府心寒凛。
对判官详审。
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
铜汗频频饮。
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鉴赏
《折丹桂·近来阴府心寒凛》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来阴府心寒凛。
对判官详审。
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
铜汗频频饮。
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恐怖的阴府景象,讲述了一个人在阴间受到严厉审判的情景。诗中揭示了人在死后面对审判时的深深恐惧和无助感,以及对判官的求饶和恳求。
赏析:
《折丹桂·近来阴府心寒凛》以鲜明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阴间的恐怖景象。诗中使用了寒冷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心寒凛”、“镬汤浴过铁床寝”和“铜汗频频饮”,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阴府中的寒冷和恐怖氛围。作者通过描述高呼鬼使急拿拿的场景,强调了审判的紧张和严酷,使读者对死后的命运产生了恐惧和敬畏之情。
诗中的高声祷告和恳求表现了人在面对死亡和审判时的无力和无助感。作者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人们在临终时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来世的希望。末句“后番儿,不敢恁”中的“后番儿”表示人们在面对死亡后的未来,而“不敢恁”则表达了对死后命运的不敢预测和无法掌控。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描写方式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死亡和来世的思考和恐惧。它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死后命运的深入思考,体现了王哲在元代诗词中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王哲简介
金朝·王哲的简介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 王哲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