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哲的名句 > 劈开金母紫芒攒

劈开金母紫芒攒

出自金朝王哲的《踏莎行 总咏

“劈开金母紫芒攒”出自元代王哲的《踏莎行 总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kāi jīn mǔ zǐ máng z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斧*堪擎,随缘斫*。
钢全生就令分局。
一司管刮水中金,一司管伐山头玉。
窍子方长,攀儿圆促。
头头柄柄常相逐。
劈开金母紫芒攒,判通

鉴赏

《踏莎行 总咏》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踏着莎草前行,总结咏叹。
斧头可以扛起,随遇而斩。
钢铁完全生长,为了命运分配。
一个部门管理水中的金属,一个部门管理山顶的玉石。
刃口方正而长,柄杆圆滑而短。
刀头和柄常常相互追逐。
劈开金母紫色的光芒聚集,创造出通透的声响。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斧头的形象为主题,通过描述斧头的特点和用途,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斧头作为工具,可以随遇而斩,代表着人们在面对命运时应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诗中提到的钢铁生长和部门分配的概念,暗示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斧头的形状和使用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人类与工具之间的默契和互动。最后,诗人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劈开金母所产生的紫色光芒,表现了创造力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斧头形象的描写,融入了对人与自然、技术与资源的思考。诗人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和比喻,将斧头赋予了生命和活力,使读者产生共鸣。诗中的斧头象征着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对变化和挑战的态度。诗人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将斧头的特点和功能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整首诗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王哲简介

金朝·王哲的简介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 王哲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