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邵亨贞的名句 > 无处无笳鼓

无处无笳鼓

出自元代邵亨贞的《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无处无笳鼓”出自元代邵亨贞的《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chǔ wú jiā g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
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
秋又暮。
柰合造凄凉,无处无笳鼓
狂吟醉舞。
记满帽簪花,分筹藉草,骑马忘归路。
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
虚名长是相误。
天涯节序浑非旧,留得满城风雨。
心万缕。
漫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
羁怀倦诉。
好分付儿曹,耘*三径,早晚赋归去。

鉴赏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是元代诗人邵亨贞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雁来时、晚寒初劲,
青灯摇动窗户。
商声暗起邻墙树,
触景乱愁还聚。
秋又暮。
柰合造凄凉,
无处无笳鼓。
狂吟醉舞。
记满帽簪花,
分筹藉草,
骑马忘归路。

怀人远,
有恨凭谁寄语。
虚名长是相误。
天涯节序浑非旧,
留得满城风雨。
心万缕。

漫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
羁怀倦诉。
好分付儿曹,
耘*三径,
早晚赋归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寒冷、孤寂的境遇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思和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互交织,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对追求真我自由的渴望。

诗的开头描绘了寒冷初临的晚上,一只雁飞来,窗户上的青灯摇曳不定,增添了一种寂寥的氛围。商声暗起,邻墙上的树叶轻轻摩挲,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使得他的忧愁更加聚集。诗中的秋日暮色也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诗人以狂吟醉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试图摆脱内心的困扰和纷乱。他将头上的帽簪花记满,将分散的思绪和情感集中于此,同时通过与自然的交融,骑马忘却回家的路途。这种放纵和追求自由的方式成为诗人跳脱世俗束缚的表达方式。

诗人寄望于向远方的人倾诉内心的感慨和怨恨,却发现虚名只会相互误解。天涯的节序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样子,但留下的是满城的风雨,这里既是现实的表达,也是对自由心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不满,他自我欣赏孤高的境遇,不愿沾染世俗琐事。羁怀已经感到疲倦,他向儿曹分付,希望耕耘三径,早晚归去,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寄托于未来。这是诗人对内心自由和真实追求的期许。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内心情感和生活境遇,表达了对自由、真实和追求的渴望。诗人通过狂放的举止和自在的心境,展示了对世俗束缚的疲倦和对个人内心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和感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孤高的境界和对自由的向往,呈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对真我自由的追求。

邵亨贞简介

元代·邵亨贞的简介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 邵亨贞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