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书太乙编年卷尾》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中描述了太乙(指北方)多年来频繁遭受战乱的困扰,使人们对历史的记载产生了怀疑。西北地区富饶,人民安居乐业,而东南地区却因战乱而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诗中提到尧时代的天地间没有间断,而胡地(指北方)的烟云却年复一年地出现。诗人不禁向江湖上的同志们询问何时能够回到中原(指中央政权所在地)。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和动荡时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西北和东南地区的差异,凸显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力和对人们心灵的伤害。同时,通过对尧时代和胡地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书太乙编年卷尾》以其独到的表达方式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乱世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使读者对作者的心境产生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华岳简介
宋代·华岳的简介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 华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