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泊黄茅潭》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黄茅潭
唳雪沧洲雁,嘘云碧浪鲸。
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
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
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
译文:
停泊在黄茅潭,
雁儿在雪中鸣啭,鲸鱼在碧浪中呼吸云雾。
茅草深深,距离淮河的渡口遥远,夕阳落入平静的海潮。
寺庙里的树影摇曳着灯光,船风送来远处鼓声。
我辛劳地思考着停泊在这里,没有机会趁春耕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茅潭停泊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董嗣杲借助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雪中的沧洲上的雁儿唳鸣,碧浪中的鲸鱼呼吸云雾,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和宏伟。这些景象与人类的劳作相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茅草深深,离淮河渡口遥远,夕阳落入平静的海潮,描绘了孤独而静谧的环境。庙宇中树影摇曳,船风送鼓声,展示了一种生活的节奏和律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停泊,作者思考自身的处境,感慨自己不能趁春耕种,无法参与到农耕的劳动中去。这种无地趁春耕的无奈和思索,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董嗣杲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现状的思考和内心的苦闷。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和对自身处境的思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诗词也反映出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董嗣杲简介
宋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 董嗣杲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长爪踞牙
-
河阳花县
出自 宋代 王迈: 《满江红(寿赵宰·二月初一)》
-
驿楼涨海壖
出自 唐代 独孤及: 《东平蓬莱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酒留宴》
- 它时剪骄胡
- 未信吾州留得住
-
庶可岁寒相始终
出自 楼钥: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 虽知等喧寂
-
屹如丁宁立以议
出自 宋代 王令: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
-
不堪回首小园春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伏蒙二十三叔俯和亲字韵诗不胜钦叹辄复用韵》
- 日落楚山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