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题罗浮冲虚观化缘疏》是宋代李昴英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去千年重此山,
不禁风雨屋摧残。
金能点化空谈易,
钱欠通神着力难。
支厦终非一木了,
成裘未免众毛攒。
洞天有分人人到,
轮奂峨嵯起笔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罗浮山上的冲虚观,以及其中的一番景象。诗人在题词之初,表达了千年之后再次来到罗浮山的感慨,似乎在仙境中的时间流逝得特别慢,仙境的神秘和威严使他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冲虚观的现状,风雨侵袭着这座观,房屋已经摧毁殆尽。这里可能暗喻了社会动荡和时光的无情流转,不论多么庄严的地方也难以抵挡岁月的磨蚀。
接下来的两句诗揭示了修行的真谛。金钱虽然可以轻易地点化愚昧无知的人,但要通达神秘的奥妙却非常困难。这里反映了修行的艰辛和一心向道的追求。
下面两句诗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修行中的难处。支厦是支撑房屋的柱子,指修行的方法和工具。虽然修行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落入众多方法的纷杂中。成为一件裘皮,指修行成果可能被世俗的功利所掩盖。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洞天福地是每个人都可以到达的,洞天指仙境。轮奂峨嵯起笔端,指修行者通过握笔写作来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和渴望,通过文字来传递修行的体验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冲虚观和修行的困境,表达了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修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对仙境的景仰和追求。
李昴英简介
宋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篇)〕